前言:顏色如何講述故事
顏色是最直觀的敘事工具。不同的色彩組合能喚起人們的情感記憶。建立一個彩色圖庫,就是把看到的世界按色彩語言歸檔、講述。本文提供可執(zhí)行的方法,幫助你通過色彩講述世界的每一幕。

一、建立個人色彩詞典
在開始拍攝前,先為常見場景建立“色彩詞典”。例如:日出時的橙粉、雨后清晨的冷藍、黃昏的金褐、城市夜景的霓虹紫。這些詞語對應一個主色和輔助色,形成可復用的色卡。你可以為每組顏色寫下“情緒”、“場景”與“適用時機”。
二、拍攝與記錄的工作流程
拍攝時盡量用RAW格式,注意白平衡與光線方向,記錄原始色彩信息。每日挑選三組場景的照片:偏暖、偏冷、中性,以便測試色彩的敘事作用。用相機的直方圖輔助判斷曝光與對比度,避免色彩在高光或陰影處丟失。
三、后期的顏色分級與系列化
后期時把同一主題的照片放在一個系列,統(tǒng)一的色彩風格能讓作品更具可辨識度。建立一個“色彩分級”工作流:先粗略對齊白平衡,再調整整體色調(暖度、對比、飽和度),最后做局部的色彩點綴,使畫面中的主色突出。記錄每張照片的色彩設置,方便日后回顧與再創(chuàng)作。
四、從色彩出發(fā)的敘事結構
把圖庫分成若干“幕”或“章節(jié)”,每一幕圍繞一種色彩語言展開。比如“晨霧藍與銀白”“橙金日落的溫暖記憶”“雨后的橄欖綠與灰藍”等。每一幕附上簡短的文字說明,幫助觀者理解色彩背后的情感與故事。顏色不是純粹的美學,而是敘事線索。
五、常見問題與解決辦法
問:如何避免色彩過度飽和導致情感誤讀?答:以中間色與中性背景為錨點,適度減淡高光與陰影中的彩度,保留主色的情感指向。問:如何讓不同拍攝日的同一主題保持一致性?答:使用同一色彩階梯和預設,定期回顧圖庫,糾正偏移,必要時重新分級。
六、實操練習與進階
練習1:選取一天的街景圖片,按“暖、冷、中性”三類整理,給每類寫一個小故事。練習2:整理一個兩周的旅行照片集,以“日出、午后、黃昏、夜景”為線索,構建四段色彩敘事。進階:嘗試將色彩敘事擴展到跨媒介,如文字、音樂與畫面配合,形成多模態(tài)的彩色故事。